歡迎訂閱學習星系的電子報😃
《別教出混蛋》心得:當孩子專屬的成長教練
⭓《別教出混蛋》這本書在說什麼?
《別教出混蛋》這本書用了十一個大分類,介紹了幾十個科學研究的結論(當然是關於如何教小孩的),甚至批判了一些很多人認同的教養觀點。整本書沒有任何一句廢話,裡面的知識包含各種面向,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可以用到長大。
本書作者 Melinda Wenner Moyer 曾是《科學人》雜誌的記者,特別擅長用深入淺出的方式,講述這些有實驗證實的育兒經,還會配上自己踢到鐵板的各式真實經驗,身為家長的我完全被同理了。她的文筆和風格,都忍不住讓我想到黃瑽寧醫師。
對我來說,這本書絕對是育兒路上的超級好幫手、教養神隊友。超級好讀,又超級實用!
我做了近百篇小筆記,但是這篇文章只整理、分享我最愛的幾個重點(不然文章就太長啦!)
⭓ 為什麼我想讀《別教出混蛋》這本書?
我也很害怕教出「混蛋」呀!特別是鄭捷事件十年後,又出現中捷持刀砍人案,即使在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的經典片段中演員喊出:「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,要花個二十年,去養一個殺人犯。」也即使我認同刑事責任只有犯者要背負,但這二十年,我們給的是怎樣的教養?這難道不是每個父母都必修的道德責任、社會責任課題?
對於我這個教養新手而言,當然沒有太多能夠說什麼的空間,但是我願意把很多很多心力,花在提升自己的「父母力」上面。我願意去相信真正的科學專家,也要認真實踐這些正向的教養模式,在我的能力範圍內,最大程度地減少「教出混蛋」的可能性。
1你是哪一種父母?
父母有好幾種,作者說從最優到最差分別有權威型、放任型、獨裁型、忽視型。
我覺得權威型父母就像「教練」,時時刻刻都在觀察孩子,在他們有需求的時候,給予獨特的幫助。也會給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規範和建議,而且孩子犯錯會需要負責。受到這種教養的小孩,長大後幾乎不需要別人擔心,會變成善良的大人喔!
而放任型父母有模糊不明的界線,雖然也對孩子充滿鼓勵、也很「愛」孩子,但很容易變成溺愛型的家長而不自知,孩子長大也很容易變成很自我中心的人。
獨裁型的父母對孩子有很高的要求,不管孩子當下的狀況如何,反正就是要孩子達到標準,錯了就會大爆怒,常見於支持打罵教育的家長。孩子長大很容易自尊心低落,焦慮、憂鬱這種精神狀況也會相對更多。
忽視型的父母幾乎徹底無視小孩,也對小孩沒有任何要求,幾乎是只負責讓小孩還有呼吸。沒想到這是最糟糕的教養方式,甚至比打罵小孩還差吧?小孩長大後會有大量精神狀況,不良行為也會驚人的多。作者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「內在道德標準」從來沒有從正向、甚至負向的回饋中「確定下來」,道德指南針失靈,就會迷失方向,甚至犯罪也不覺得怎麼樣。
放在四象限來看,這四種父母依照需求回應度和對小孩的要求度來區分就會是:
我們會因為各種理由而選擇自己的教養風格,但只要一直跟孩子有互動,都能夠避免成為忽視型父母。再來就是,做父母的要認清自己的弱點:如果對小孩偏放任,那就試著練習讓孩子犯錯要自行負責;如果對小孩超嚴厲,那就隨時提醒自己也要耐心觀察孩子需求。用這種方式漸漸向權威式教養靠近一點,既不會讓小孩價值觀混亂,家長也能在育兒過程中跟孩子一起成長。
2也許會不小心養出『優秀好蛋』的訣竅
前面提到最優的教養方式就是當孩子的教練,但做為教練,要怎麼在每個事件中陪伴孩子成長呢?有沒有更具體可執行的做法?
我發現,可以用「孩子努力不努力」、「符不符合我們的共同期望」兩個面向來區分應對方式。
努力是很重要的事,因為願意付出努力的孩子,就算沒有取得成功,也會因為生活充實、有重心而感到幸福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教練過程最終的目標,是讓孩子學會在想做的事情上,一直保持成長心態和強烈的動機。
「有沒有符合我們的期望」則是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為主,以孩子自己對自己的要求為輔,去衡量各種事件的成功度。但這不代表沒有符合期望=失望透頂、打罵教育,比較像是協助衡量孩子個人目標的達成度,而且也不強調跟別人比較。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。
👉孩子努力+符合期望
例如「孩子認真複習、考了 100 分」或是「孩子幫忙打掃,而且很乾淨」,又或是「孩子參加對他來說很無聊的聚會,竟然能保持安靜自己看書玩玩具」,甚至是「孩子練習自己穿鞋子,成功穿好了」,寫完都要感動落淚了,能夠見證這些微小的勝利時刻,想必爸媽都會很開心!
這裡要破除一個近期很常見的迷思,就是「大人不能誇獎小孩」。這本書給出的理由是,就算你沒有誇獎小孩,小孩也會從表情、肢體動作發現,而且這並不是什麼「有害的事情」,不需要特別避免。
第二個要注意的是,給「已經說好的點數或獎勵」,會削弱長期的內在動機。像是作者的兒子有次正要自動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,本來作者都已經準備好大大感動一番,結果兒子卻突然僵住,回頭問他「這樣可以拿點數嗎?」害作者整個冏到不行哈哈哈。
綜合上面幾個重要觀念,我覺得最棒的作法是:誇獎「努力」而不是誇獎成果。另外,也可以臨時一起慶祝!慶祝儀式本身不是事先規劃好、說好的獎勵。
👉孩子不努力+符合期望
這種情況其實也蠻常見的,像是「孩子根本沒怎麼複習,卻又剛好考了100分」、「孩子沒有練習鋼琴,可是老師卻讓他通過」、「孩子沒有練過田徑,竟然是班上跑最快的」。這其實都沒有不好,甚至本來就已經符合期望了,可是有一點需要留意的是,我們的反應卻會決定孩子以後的態度。
這種時候最常見的反應,就是把這些小勝利,當作「你天生就是跑很快喔!你本來數學就很厲害!」。可是作者分享,如果去強調天賦,孩子之後就會害怕挑戰,因為如果選擇困難的練習來做,如果沒有跟這次一樣意外成功,說不定就會被質疑「能力」。
因此這時最好的作法,就是很被動的聽孩子臭屁就好,如果孩子洋洋得意而且希望聽到你的稱讚,可以參考作者的說法:「我後來只告訴他,我很高興他得了高分,但聽到他覺得考題簡單卻有點難過,因為他要面臨挑戰,大腦才會發展,而我希望他的大腦能夠不斷成長。」
如果漸漸發現孩子是真心喜歡這項活動,像是田徑、鋼琴、數學等,那就要合適的引導他,藉由練習不斷挑戰精進自己,而不是滿意於「我不用努力,因為我超厲害」的固定心態。
👉孩子努力+不符合期望
這種情況想必很讓你心疼吧!像是「明明很認真預備了,結果搞砸了小提琴演奏」、「很認真製作了機器人,但是第一回合就被刷下來」、甚至是「平常很認真練習,但是竟然沒發現這次游泳比賽不可以跳水」。我們來看看作者怎麼說吧:
我們希望孩子樂於接受的,並非無條件的付出,而是能達到效果的努力。如果你的女兒回家時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西班牙文考卷,勸她「下次用功一點就好了」大概沒什麼幫助,不如問問她認為自己為什麼沒考好,然後輔導她想出新對策,讓日後努力能發揮更好的效果。
這就是父母教練角色派上大用場的時候,但反而最忌諱開始「說教」。還有一點要小心的是,第一時間以「接住孩子的情緒」為首要之務,任何討論都是在雙方情緒穩定時進行,才會有最大效果。
輔導小孩「自己想出對策」,能夠讓小孩增加創意力、企劃力、執行力、決策力。簡直就是小孩最完美的自我成長時機。
👉孩子不努力+不符合期望
這種讓人失望的時候,通常是教養過程中最讓人灰心的部分。像是「孩子在別人家打破花瓶」、「孩子在學校跟同學打架」等。雖然真的讓人煩死了,但這時留意讓孩子保有自尊,是很重要的事。作者推薦的溝通步驟是這樣:
- 冷靜下來,展現同理心。深呼吸幾次,以孩子的視角來設想整個情況,然後肯定孩子對於事情的觀點:「關於剛剛的事情,你應該也不好受,對吧?」
- 提出溫柔委婉的建言。先利用類似以下的話來開頭,提出孩子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行為:「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要……」、「你可能不曉得……」或是「我明白你是想要……」。接著描述問題點:「但是你把那張照片從牆上撞掉的時候,馬可的媽媽看起來很懊惱。」切記,糟糕的是孩子的行為,別把孩子本身形容得很壞。
- 逝者已矣,來者可追。輔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,可以說:「你可以做些什麼,讓馬可的媽媽好過一點呢?」一起想想看,例如寫一封道歉信,或是表達願意幫忙做些其他的事情。
3想要貼心的孩子,從一起練習理解他人情緒開始
在《別教出混蛋》這本書裡,我第一次聽到「心智理論」這個概念。「心智理論」就是設身處地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。而這是幼童要漸漸發展、練習,才會具備的能力。
白話文就是,小小孩不知道你、父母、兄弟姊妹、同學、老師在想什麼、為什麼生氣,「超級正常」。但長期沒有培養這種能力的孩子,就特別在長大後容易做出霸凌行為,因為有可能他根本不知道,有些行為真的會造成別人身心受創。
那如何讓小小孩練習呢?最簡單的就是「想像他人感受」。比如說在親子共讀的時候,不只是按照情節講故事,而是試著說出「哇!小貓頭鷹還不會飛,又爬不上樹,他不能回家了,他好傷心!」、「哇!所有的好朋友都來幫小熊慶生了,小熊高興地幫他們開門!你看他是不是快樂地跑過去!」
再來是,如果小朋友有兄弟姊妹的話,就能在吵架時試看看作者建議的「說說你的觀點,聽聽我的觀點」。讓兩造輪流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,並讓對方有辯駁的機會。雖然有可能在一開始大人處理起來很心累,但就能讓小孩們一起鍛鍊這種心智能力,慢慢就會發現,他們能夠自己試著進行協商,而不需要大人在場。
還有一個我覺得最困難的是,大人也要試著跟孩子分享當下的感受。像是我兒子今天不小心把椅子弄倒,剛好砸到我的腳,超級爆炸痛!我直接哭出來,然後一直用類似的句子跟他說「媽媽被砸到腳了,這裡痛痛,你幫我呼呼。真的好痛,媽媽好難過喔!」,然後請我先生拿冰枕來冰敷。
我兒子其實很緊張,一直在客廳走來走去看我怎麼樣了,但我們全程沒有「罵他、打他、處罰他」,也沒有因為覺得他不懂就不告訴他,所以他就能相對平靜的學到「原來XX會造成OO情緒,而情緒是可以這樣表達。痛痛會難過,想哭一下也都很正常。還有原來需求可以這樣請求幫忙,這樣下次我也會說冰冰、呼呼。」
4「不要歧視別人」怎麼教?
這本書讓我最驚訝的觀點是,原來不能藉由「完全不提到膚色」,讓小孩自動忽視人種差異。
什麼意思?就是就算你沒有說,小孩從幾個月大開始,就已經發現有黑人、有白人、有各種膚色不同的人。而且如果你沒有說明,小孩就會開始自己亂推論!
像是我們社區有很多印度裔小孩,有一次遇到一個小孩跟我兒子差不多大,都是一歲半左右,但他一直衝過來想要捏我兒子的臉!我兒子整個嚇爛。我想如果我以後沒有說,他也許就會一直覺得「印度小孩好可怕,都會欺負別人」。
這可能還算小事,但如果是小孩以後發現「怎麼那些印度人怎麼都XXX」,開始亂推論「是不是因為他們比較沒錢,那他們一定比我們差」等。這樣就慘了,這就是種族主義的開端。
可是跟這個相反的,卻是我們整天掛在嘴上的性別。作者一講,我才發現我總是在遊樂場跟小孩說,「看那個姊姊、那個弟弟,ㄚㄚㄚ抱歉,原來是妹妹嗎?」作者說,過度強調性別,會更容易造成偏見!
實驗長達數周,每天都會要求來到學校的部分孩子穿上藍色上衣,其他孩子則穿紅色上衣。基本上,衣服就形成了一種孩子能夠輕易辨別的全新社會類屬。
在老師日復一日的配合之下經過了幾周,比格勒和同事便對學生展開了意見調查。在老師不特別提及上衣顏色的那些班級,學生對身穿另一色上衣的同學幾乎沒有產生什麼偏見;但是在老師會以中立方式經常強調上衣的班級,學生都懷有強烈的偏見,小藍覺得自己比小紅聰明,小紅也覺得自己比較聰明,可是他們完全沒有獲得任何證據說明兩組之間有智力方面的差異。
我覺得很特別的是,老師只是說「小紅、小藍開動了」、「小紅一排、小藍一排」、「小紅小藍明天見」這些沒有競爭關係的句子,就已經造成偏見。所以如果我們一直說「男生、女生」,久了,男生就會覺得自己比較怎樣怎樣,女生也會覺得自己比較那個那個。
我真的是想了很久,不能不說(像是種族),也不能一直說(像是性別),那到底要怎樣?
我目前的答案是,要跟孩子「直球討論」。
作者推薦在遇到有不同膚色的小孩的繪本、有特定性別角色擔任超級英雄的電影和卡通,都可以試試看跳脫原本的故事情節,開始討論這些議題。直接就你憂心的議題,像是種族歧視、性別歧視,分享你的看法,也聽聽孩子的想法。
就算他的想法可能有點不正確,但如果沒有你這位最重要的 KOL 跟他說「或許你可以這樣這樣想呀!」那他永遠缺少機會深入思考這些議題,讓平權的種子在他心中發芽。關於平權,我們都有可能犯錯,但「承認錯誤並繼續往前」總比逃避問題、原地踏步好。
第二個答案是,跨圈交朋友。
像是我的孩子那麼小,我也不會因為社區籃球場「都是印度小孩」就阻止他去試著一起玩,甚至有好幾個印度小孩我都已經記住名字了。以後如果他的朋友是女生或是跨性別者,我也會很希望他們有長久、互相尊重的友誼。交各種各樣的朋友能夠打破各種偏見,也真正體現平權。其實作者也很鼓勵家長,「家長自己也要交各種朋友」呢!
教養最後好像都變成自己的邏輯大賽,都要做到身教、言行一致,而且言教也不能少,這一切又要在孩子的尖叫聲中想清楚、執行出來,真的是超難的!只好一起加油啦!
5只用一句話總結這本書
《別教出混蛋》這本書就教養的各種層面給出了「各式各樣」具有專家背書的建議。如果讓我用我自己的一句話總結,我會說,就是家長要「多討論、多尊重」。
「多討論」是建立在不預設立場上,耐心地去確認孩子的問題癥結點,給予孩子他需要的獨特幫助,就像當孩子的「教練」一樣。在孩子犯錯的時候,也是用解釋理由的方式,好好告訴孩子行為錯誤的原因,並讓他負起責任。
「多尊重」不只是不要打小孩,更是擁抱孩子的每個情緒,而且不否認孩子的情緒。這真的是我花最多力氣去做的一件事,我很期待他因此變成一個有自尊,也尊敬、接納別人的人。
至於為什麼用「多」這個字眼呢?因為要求自己 100% 符合所有最高標準,簡直太強人所難。像我自己通常在白天到下午,都能算是極有耐心地一直跟嬰兒講話、溝通,可是到了傍晚,就會開始體力透支。作者說,教養就像存錢,手頭寬裕多存點,體力耗盡的時候就不會沒庫存,孩子會理解的。
這篇文章寫到這裡,已經超級長,卻還有超多可以分享的,像是「性事怎麼教?」、「手機使用、網路使用?」、「手足和平相處有沒有可能?」等,一寫下去又是落落長的細節,真的三天三夜也說不完。
有意願提升自己的教養功力到 COVID 疫後時代「最新水平」的家長們,一定不要錯過這本超級豐富的書,絕對會很有收穫的。
全站最新留言
真的是本好書! 如果又配上前輩的金融專業…
這是很實用的心得分享,可以讓我們當工具書…
對啊!是很腳踏實地的一本書! 用最近很紅…
我來了!! 覺得這本好像是實作教學滿滿耶…
不客氣~ 也要謝謝你的分享,希望之後看到…